方案可行性分析范文 第1篇
关键词:凝结水、运行费用、投资回收期
项目简介
出于节能减排的目的,考虑将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提取凝结水中的热量来制取员工卫生热水,减少蒸汽用量。故考虑对原排放的蒸汽凝结水进行系统改造,增加一套换热系统,冬季代替原卫生热水换热器来制取热水,春、夏、秋三季安装一台水源热泵型空调机组来制取卫生热水,如此 ,全年均可不再使用原换热系统,减少了蒸汽用量。水源热泵机组能效比较高,相比蒸汽制热比较合算,同时制取的冷水可打到大楼的空调系统内使用。
蒸气凝结水系统改造初投资及运行费用估算
据前所述,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蒸汽凝结水箱、卫生热水储水箱、凝结水收集水箱、蒸气凝结水循环水泵、卫生热水循环泵、管道循环泵、蒸气凝结水提升泵、板式换热器、水源热泵机组等几部分组成,工程造价如下:
工程造价:
蒸汽凝结水箱 8m3:26800元
卫生热水储水箱8m3:82600元
凝结水集水箱:5000元
蒸气凝结水循环水泵:6743元/台×2台=13486元
卫生热水循环泵:6540元/台×2台=13080元
板式换热器8:7600元
水源热泵机组:52800元
管道循环泵:1420元/台×2台=2820元
蒸气凝结水提升泵:1200元/台×2台=2400元
设备及管道系统安装造价:约25万元(不包含自控部分产品报价)
工程总造价:456586元
注:所有设备参数详见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如下:
运行费用估算
系统在使用时,所有水泵均是间歇运行,由于员工洗澡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和交接班时,其余时间使用率较少,全天集中使用时间按6小时计算,为加热储水箱内的热水和保持水温,蒸气凝结水循环泵和卫生热水循环泵需根据水温启停运行,根据水箱的散热量和洗澡的时长,每天两组水泵运行的时间约为12小时左右,管道泵可设定为按时间运行或全天候运行,此处按全天候运行计算运行费用,凝结水提升泵按每天输送100m3的水量计算,则系统每天的运行费用为:
冬季:
(1)、蒸气凝结水循环泵和卫生热水循环泵运行耗电量:
() ×12h=30kwh/D
(2)、管道循环泵运行耗电量:
×24h=
(3)、凝结水提升泵运行耗电量:
×24h=
(4)、全天运行耗电量为:
30kwh/D+
(5)、冬季运行费用总计:
×30D×4=
×元/kwh=3371元
说明:冬季运行时间按4个月计算,电费按元/kwh计算。
春、夏、秋三季:
春、夏、秋三季使用水源热泵机组制取卫生热水, 热泵机组输入电功率为,机组出水温度设定为48℃―50℃(出水温度可根据环境温度调整),因环境温度升高,热水储水管散热量减少,故机组启动时间相应减少,三个季节机组平均每天运行时间估算为8小时,则运行费用如下:
(1)、空调机组、蒸气凝结水循环泵和卫生热水循环泵运行耗电量:
() ×8h=182kwh/D
(2)、管道循环泵运行耗电量:
×24h=
(3)、全天运行耗电量为:
182kwh/D+ =
(4)、三季运行费用总计:
×30D×8=44198kwh
44198kwh×元/kwh=33590元
全年运行费用:
3371元+33590元=36961元
回收热量经济性计算
1蒸汽加热卫生热水所需用量计算:
(A)、冬季卫生热水加热所需热量:
每小时加热量:Q=CMT=××(50℃―5℃)=321KW/H
每天加热量:321KW/H×6H=1926KW
冬季采暖加热量:1926KW×30D×4=231120KW
方案可行性分析范文 第2篇
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内容及方案切忌复杂,以免过于凌乱,步骤最好有一流程图。
其实许多评审专家看一份标书最多半个小时。
那么便要求我们在填写研究内容及方案的简表的时候需要注意:
1、简表内容将输入电子计算机,必须逐项认真填写。
表中代码按当年发布的《项目指南》或《项目分类目次及代码》或指定的书籍、文件要求填写。
2、凡选择性栏目,按提示符A、B等相应填入栏中。
3、项目性质(类别),应分清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发展(开发)研究。
基础研究系指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不直接考虑应用目标的研究活动。
应用基础研究系指有广泛应用前景,但以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为主要目的的研究。
应用研究系指以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并为某种特定实际目的,探讨新知识应用而进行的研究。
发展(开发)研究系指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实验的知识开发新材料、新产品、新装置、新方法或对现有材料、方法作重大改进而进行的研究活动。
4、报审学科系指申请项目所属最基础的学科。
如涉及多学科可填写2个,并先填为主学科。
5、申请资助金额:以万元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注意小数点。
6、起止年月:从申请的次年1月至完成年度的12月止。
7、参加单位数:指项目组成员所在单位数,包括主持和合作单位。
8、项目组主要成员:指在项目组内,对学术思想、技术路线的制定、理论分析及对项目的完成起主要作用的人员。
方案可行性分析范文 第3篇
一、汤河温泉—熊耳山风景区地理位置
汤河—熊耳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卢氏县汤河、横涧两乡境内,地处伏牛山南麓,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温带大陆性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森林覆盖率70%。距县城30公里,距陇海灵宝站128公里,距连霍高速公路函谷关出口130公里,距温叫国防公路公里。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景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近年来,经省、市有关旅游部门调查,景区内雄山秀水,森林茂密,优质的天然温泉加之奇特的裸浴文化,可开发价值极大。
二、景区旅游资源概况
汤河温泉又名“汤池”,系天然形成,背靠汤池山,山势险峻,冬青松柏覆盖,终年绿色。光绪十九年“卢氏县志”记载“汤池在熊耳山足,夏可薰鸡,冬可沐疡……”,神话传说为泉山之下压一太阳,乃后羿所射之日,经专家测定,泉水时流量20吨,水温℃,富含硫酸根、氟、铁、钙、镁、磷等二十多种矿物质微元素,水质PH值,总硬度,经医学鉴定,常沐此水,可医类风湿、关节炎、皮肤病以及麻痹症、神经痛等多种疾病,许多实例证明泉水具有消食、散寒、导气、化瘀、杀菌去毒、舒筋活络、抗增生、去疲劳、助睡眠的神奇功效,许多客人称 为“天赐圣水”。尤其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青山脚下,大河岸边,男女轮日裸浴,向着蓝天白云,尽情沐浴自己的胴体,形成独特罕有的裸裕奇观,汤河乃我国著名文学家、前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曹靖华先生的故乡,其父清秀才曹植甫先生制订了“男界一、四、七,二、五、八,女界三、六、九”男女轮日共享泉水裸裕俗习沿袭至今,形成中原一绝的裸裕文化,令无数外来游客为之感叹。
熊耳山系秦岭支脉,北侧为黄河流域,南侧为长江流域,熊耳山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篇“导洛自熊耳”,《水经注》载“双峰齐秀,望若熊耳”,因其两峰向中斜,状似熊耳,故得此名,是著名的道教圣地。自唐宋至今,香火不断,从一些遗存的石像上可以得到鉴证,与武当山一脉相承,“武当山志”曾有记载,其山势走向,古建遗迹,与武当山多有相似。熊耳山的山水集大气、秀气、灵气于一体,居山顶远眺,四周层峦叠嶂,群山皆向熊耳山主峰,呈万山朝拜之势,真可谓“一览众山小”,近看大小青龙壁环抱四周,展翅欲飞,呈五龙捧圣之状,熊山巍巍,灌洛荡荡,此乃大气。数十处自然景观险、峻、独、奇,头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大孤山、小孤山挺拔竞秀;梳妆楼一根独木横跨悬岩峭壁之间,历经千年而不朽,堪称神来之笔;透眼窑一径穿山,朝阳洞一线贯天,风洞四季有冰,雾雨岩飞流直下,冒云洞是百姓的气象站,古有“熊耳山戴帽,长工睡觉”之说;观月楼、望乡台、仙家洞都有着各不相同的独特景色,而“熊耳积雪”为卢氏古八景之一,素有“熊耳不墨千秋画,白云积雪映仙境”之称,是豫西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汤河温泉—熊耳山景区境内奇山异峰遍布,河流涧溪众多,野生动植物种类数不胜数。属暖温带至亚热过渡地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既有“骏马秋风蓟北”的粗犷,又有“杏花春雨江南”的灵秀,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三、景区建设的可行性
一是面临全国旅游大开发机遇。国家正在实施旅游开发示范区、旅游扶贫实验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发战略,省、市旅游局已将卢氏县列为旅游重点扶贫实验区,并决定把“三点一线”黄金线路往周边地区延伸,重点开发伏牛、太行山系,卢氏地处伏牛山腹地,获得扶持首当其冲。河南电视台也一直将汤河温泉—熊耳山景区列为重点宣传对象。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作为“引爆产业”来发展,这对汤河温泉—熊耳山景区的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二是旅游开发政策优惠,环境不断宽松。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旅游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县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发展旅游、振兴卢氏的良好氛围。各职能部门围绕旅游开发这一思路,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县里还建立了“谁投资、谁受益”的多元化开发投资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共兴旅游大业。
三是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明显。卢氏地处古都西安、洛阳和历史文化名城南阳三大旅游热点城市的中心,又是目前河南省正着力打造沿黄“三点一线”精品旅游线路的西端桥头堡,而汤河温泉—熊耳山景区又是卢氏旅游开发的重中之重。汤河温泉—熊耳山景区旅游公路北接豫西大峡谷、城隍庙、红石谷等景点;向东30公里可达栾川倒回沟、鸡冠洞景区,继续向前20xx里可达洛阳;向南10公里连接209国道,可达陕西商南的金丝大峡谷、南阳西峡老界岭、龙潭沟、五道幢等景区,使汤河温泉—熊耳山景区处于中心地位。
四、汤河温泉—熊耳山景区开发规划
汤河温泉—熊耳山景区的开发定位于传统的道教文化和独特的裸裕民俗与秀美的山水风光相接合,坚持“生态度假游、民俗文化游”,主打绿色家园品牌,吸引游客来景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野营探险、品味文化、观赏山水田园风光、体验乡村农家生活。
根据汤河温泉—熊耳山景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分布,具体规划如下:
(一)汤河温泉景区整体规划
为了进一步保护汤河裸裕民俗文化,提高裸裕文化在全国的知名度,打造出汤河裸裕风情文化品牌,让广大外来游客也置身于裸裕文化之中。重点以温泉民俗洗浴为中心的旅游精品线路,北接熊耳山风景区,东连羊角山—中里坪水库风景区。其中汤河温泉风景区整体规划分三部分:
1、正在实施的民俗裸裕区改造工程,拟投资1500万元,该工程包括裸裕区改造、人工湖改造、人工湖周边绿化。裸裕区改造包括:
(1)洗澡廊
(2)蓄水池
(3)环保厕所
(4)衣柜挡墙
(5)安全挡墙
改造后的裸裕区共分两个部分,一部分以泡澡为主,面积140平方米,总体框架为四个洗浴池,亭式长廊结构;与之紧密相连的另一部分是淋浴洗浴区,总面积830平方米。
人工湖改造工程主要是解决湖内砂石淤积、增加水域面积和解决洗浴人群上下的通行问题。改造后既扩大了湖面,又方便了洗浴人员通行。
因地制宜,对人工湖两岸进行高标准绿化、美化,让游客在碧波荡漾、鸟语花香的绝美自然山水画卷中,欣赏到独一无二的民俗文化。
2、汤池河东湾水上娱乐园及农家乐新区建设,拟投资3500万元,河东湾水域面积约15万平方米,周边地势平坦,风景优雅,可建成:
(1)游艇区
(2)莲池区
(3)垂钩区
(4)休闲区
(5)植物园
(6)集娱乐、购物、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新区建设
3、以汤池山为中心的景点及服务设施建设,拟投资3000万元。规划如下:
(1)汤王庙重建
(2)索道架设工程
(3)汤池棠梨沟高档中心
(4)避暑山庄
(5)狩猎苑建设
(二)熊耳山景区规划:
1、建筑遗址修复,拟投资1500万元 ;
(1)山门两处
(2)熊耳主峰祖师庙一处
(3)尼姑庵两处
(4)道房两处
(5)老君庙一处
(6)龙王殿一处
(7)驿站两处
2、停车场、栈道、步道、厕所等配套设施,拟投资300万元;
3、熊耳山庄(集住宿、娱乐、餐饮、会议于一体),拟投资1000万元;
4、龙潭沟景点(道路、栈道、护栏 、亭廊等),拟投资600万元。
5、熊耳山各处观景亭 、摩崖石刻、道路改造等,拟投资600万元。
(三)羊角山—中里坪水库风景区规划,拟投资1800万元
1、羊角山道路、栈道、摩崖石刻、桥梁等基础设施,拟投资500万元;
2、羊角山庙宇、景点修复,拟投资300万元;
3、中里坪水库道路、绿化、售票房、山门等,拟投资600万元;
4、各种水上娱乐设施如汽艇、游船等,拟投资400万元。
五、景区建设投资预算和资金来源
投资预算根据景区及景点建设规划,汤河温泉—熊耳山游览区估算总投资亿元,其中自筹资金20xx万元,用于景区水、电、路、通讯及配套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余景点建设等项目所需资金8400万元,由上级部门给予立项扶持。
六、游客定位和效益分析
游客定位分析:
方案可行性分析范文 第4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能性分析;经济论证;可靠性分析;造价分析
科学合理地做好城市规划方案,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是一门范围较广的学科。这不仅可以从规划的编制程序体系等方面入手,也可从改善规划者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入手。在当前的形势下,尤其要注重规划的经济性和效益性问题。本人根据十多年来的规划实践提出“三可”即可能性、可靠性、可行性分析的思路框架。
一、城市规划的可能性分析研究
“三可”分析首先在于可能性分析,这是规划方案分析的初步阶段。在城市具体的规划对象(城市或地区)中,规划布局方案具有多种的可能性可以供规划者考虑和选择。这些规划布局方案构成了一个待决策空间,是城市或地区未来发展的所面临的多种方向与各种可能性的集合。规划方案的可能性分析就是指规划者对规划方案的各种可能性集合的排列和组合,以及初步筛选、判断的思维过程。通过可能性分析这一过程,并不要求能够准确地指出某一最佳方案,但是最佳方案往往被包括在规划者确定的可能性空间之中。
可能性分析具有广域性和目的性的特点:广域性;目的性;相对性。
二、城市规划的可靠性分析研究
1.在规划方案可能性分析的基础上紧接着就是进行可靠性分析。可靠性是指规划方案在规定条件和预定时期内,能成功地完成既定目标的可能性大小。规划方案的可靠性按其性质可分为固有可靠性和工作可靠性两种。固有可靠性是指规划方案在完成状态下(以图纸或文字等形式)所具备的达到规划者既定规划目标的能力大小。这与规划者的素质,规划者考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城市各系统的发展规模、程序确定是否合理科学经济等有关。而工作可靠性则指在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由于规划实施者、管理者对规划方案的理解上的差异而产生的规划实施与规划方案之间的偏离。对于规划者而言,在规划前期阶段无疑是规划方案的固有可靠性更加更应该引起重视。
2.规划方案的可靠性分析是在可能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可靠性分析结果(若干规划方案)进行再分析、评估的过程。目的是筛选出距离最优方案最近的一个“小集合”和“小区域”,使规划者对规划对象未来发展演变的趋势的认识更趋集中和清晰。从而,使规划者在规划初期阶段所处的模糊和离散状态至此已基本结束。可靠性分析与可能性分析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从可靠性的含义就得到证明(可靠性是指规划方案在规定条件和预定时期内完成既定目标的可能性大小);其二表现在它是在可能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它必须依赖和利用可能性分析的成果;其三可靠性分析的理论基础之一即是事物具有的可能性空间与人们的控制动机的结合。世界万物都存在着各自的发展变化的“可能性空间”,这种可能性空间是事物发展的随机性与不确定性所决定的。而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创造条件,使事物沿着可能性空间中某种确定的方向发展,这就形成了控制。控制的前提是事物存在的可能性空间,如果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无所谓控制了。可靠性的分析的另一主要目的即是对可能性分析的结果依照人们的控制意愿进行评价判断,从而使规划者对最佳方案的指向和认识更为接近和更加集中。
3.对规划方案的可靠性分析而言,本人认为有如下的特征值得指出:(1)造价是否经济等。通过经济论证,规划者就可以剔除在经济上的明显不合理的方案,使遗留下来的经济性。是指在城市规划方案的可靠性分析阶段,将更多地考虑经济问题。一般而言,规划方案的可能性分析阶段主要注重城市布局的各元素的多种方式的组合所带来的不同的城市布局形态。规划者对城市发展在形态上有较多的偏好,相对较少考虑规划方案的经济问题。而可靠性分析这一阶段,规划者就必须对可能性空间中的侯选方案进行经济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规划方案的用地经济分析。包括各类用地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土地的利用率是否恰当,城市建设备选方案在经济上而言没有太大纰漏。(2)规范性。规划作为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同时国家对城市规划也有一套法令、条例和标准。因此,规划者在可靠性分析阶段应自觉地运用规划学科的理论和规范标准对可选择方案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的工作,这样就可有效地提高对规划方案优劣程度的认识水平。(3)现实性。规划方案虽然是对城市或区域未来发展的预测行为,但是城市是在现实状态基础上向未来状态延续发展的,因此就有必要强调规划方案的现实性。由于城市的发展在一定阶段将呈跳跃与突变的情形,因此对规划方案的经济性、规范性与现实性的分析也是在一定范围内而言,而并非唯一和不变的准则。(4)安全性。它是指在规划方案的可靠性分析阶段应该重视城市的安全(消防)问题。现代城市的高度人工性与人口以及人工建筑物的高密度聚集决定了城市是一个脆弱的系统,其防灾能力的提高对城市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联系到不少城市甚至新建的标准较高的特区城市在防洪防灾上所出现的困境,尤其令人觉得在城市防灾与安全问题方面必须引起重视。
三、城市规划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从规划分析程序而言,可行性分析是在可能性和可靠性分析之后进行的,其利用了前二者的分析成果,是比前二者更进一步和更高层次的分析过程。可行性分析是对规划方案在技术上、经济上是否切实可行和有无成功把握的研究、判断和决策过程。
1.可行性分析可以分为4个阶段。(1)机会分析阶段。主要从实现规划方案的背景、基础和条件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实现规划方案投资的来源和数量,主要方法是依靠概率的经验估计;(2)初步可行性分析阶段。主要是针对规划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研究,重点在于对规划方案进行初步选择并确定其范围;(3)详细可行性分析阶段。主要工作是针对不同的规划方案进行深入的技术经济论证,以确定最佳方案;(4)评估报告。根据以上三阶段的分析研究,提出正式评估报告,对若干具体的规划方案作出可行或不可行的决策意见。
2.从可行性分析的机制而言,可行性分析的突出特征即是围绕规划方案的“需要”、“可能”和“效果”三个方面进行。需要是城市内外部环境、资源和信息系统共同提出的有待解决的问题;可能是对各规划方案的功能、费用等主要因素的考虑;效果是通过对各个规划方案的总体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而后表示可行或不可行的结论。
3.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有如下几点值得指出:1、整体性特征是指规划方案可行性分析的目的是寻求整体上最佳的方案,而并非仅仅在某一方面的最佳。因为“系统的状态取决于最弱部分的制约”。对于城市这样由众多元素组成的大系统而言,单个或少数几个元素的最佳并不能导致整体最佳,却往往导致亢进和白白地虚耗;相反几个元素的低水平则往往会对城市整个状态起极大的消极的作用。这就是著名的“水桶效应”。它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意味着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2)效益性。规划方案效益分析的关键是要能够区分待评价规划方案的效用值及投入值。效用值与投入值是两个抽象的概念,它们准确反映各自需要一组数据、指标来达到。可行性分析重视对规划方案效益性的研究,表明了人们对规划方案优劣的认识判断在思维层次上的深化。(3)综合性。是指规划方案可行性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城市规划者本身,而且有其他学科的参与。集思广益、百家争鸣,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致力于寻求一个理想的城市布局方案应当是十分合理和自然的。
四、如何利用“三可”分析法更科学地对规划方案进行分析
1.尽管可能性、可靠性和可行性分析是规划者在规划阶段所进行的分析过程,然而其准确与有效程度却与规划者在规划前期对城市运行状态的认识与把握是否透彻密切相关。因为城市运行状态是城市在某一时期内各物质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反映了城市功能与结构的特征。规划者只有在把握现实城市运行状态的基础上,才可能作出符合实际的规划布局方案,进而使下一阶段进行的可能性、可靠性和可行性分析更加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实际意义。
2.认识城市的运行状态,可以通过认识城市活动能力、城市组织效应、城市容量和城市活动强度这几方面入手。城市活动能力是指提供给城市的使城市各项活动得以运行的各种元素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特征总和;城市组织效应指城市在运行过程中因各系统各部分组合关系的不同而对城市运动产生不同的反映的结果;城市容量是指城市内外条件对城市人口和活动量的限制;城市活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城市各项活动在规模、范围以及密度等方面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城市活动强度必须与城市容量、城市活动能力相适应。规划者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研究,将能较好地认识和把握现代城市运行状态,更好地指导规划布局方案的分析和研究。
3.根据上述分析,得出可能性、可靠性和可行性分析三者之间的区域和范围关系。可能性分析的范围最广,它所接触和处理的规划方案在数量上是最多的;可靠性分析则次之;分析范围相对最集中的为可行性分析。可能性、可靠性和可行性分析三者依次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这一过程的推进,规划者对被规划对象的认识、对被划方案的优劣程度的认识也逐步得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