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 > 正文

用人单位与工人没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单位需要支付员工月薪资的二倍作为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如果在员工入职的一个月之内还没有签署的属于构成了违法的行为,这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单位是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的。

一、用人单位与工人没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单位需要支付二倍的月薪资作为经济补偿金。实践中出现很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这种行为是违反我国相关的法律的,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有很多,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需赔双倍工资。因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签订劳动合同,有利于企业规避法律风险,也有利于保障职工的权益。

二、没签劳动合同员工申请仲裁的流程是什么?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立案时需携带:

a.仲裁申请书2份;

b.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

c.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

d.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没有劳动合同需准备以下证据:

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三、法院判决处理仲裁时效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法律实务中,有的代理人或当事人在答辩中提出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和诉讼时效属于两个概念,前者规定的是仲裁受理的时效期限问题,后者规定的是法院受理案件的时效期限问题。两者属于不同的处理领域,应当分别看待。

2、这实际上割裂了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仲裁与民事诉讼之间的关联关系。此种逻辑下,仲裁受理及时性和整个司法救济体系的统一性也将被破坏。司法实践中适用的实际上也不是按照该逻辑操作的,而是仍然按照最高院的上述司法解释执行的。

用人单位与工人没签劳动合同的且时间已经超过了一个月的,员工是有权要求单位及时的补签劳动合同并支付一额的经济补偿金的,如果单位对于员工提出的要求拒不执行的,员工有权向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去解决,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