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 > 正文

乡镇金融管理工作计划(共31篇)

简介:法务时刻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金融管理工作计划(共31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法务时刻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金融管理工作计划(共31篇)》。

乡镇金融管理工作计划 第1篇

一是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十二五”期间,我县大力完善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15年10月末,全县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0家、银行网点76个、自助银行54个,保险公司11家;拥有3家融资担保公司、3家小额贷款公司;新引进了2家证券公司、1家典当行;重组城投公司,新建汇金公司,注册资金分别达10亿、亿元,资产规模分别达亿、亿元。初步形成银行、证券、保险及其他金融机构并存,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体系,成为XX市县级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县,全县金融从业人数是“十一五”期间的倍。

二是金融服务水平快速提升。“十二五”期间,我们引导金融机构加强支付体系建设,狠抓服务提升。2012年9月27日,全省首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在XX县白塔畈镇仙花村正式建立。截止今年10月底,全县已建有村级金融服务室27处,并将原226个助农取款点升级为“七位一体”(金融消费维权站,反假货币工作站,征信、外汇、国债、支付、反_知识宣传站)的农村金融服务站。全县还设有atm设备123台、pos机具2178台。实施金融ic卡惠民工程和手机支付业务试点,发放银行卡86万张,发展手机银行万户。上线了全省首个县域公交闪付系统,方便群众出行。鼓励商业银行“走出去”服务,“流动银行服务车”和“拎包银行”服务为留守老人、儿童和偏远山区农户带去了面对面的便捷金融服务。

三是信用环境不断优化。“十二五”期间,我们狠抓国家级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以创建优秀金融生态县为抓手,切实加强诚信教育。印发了《XX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规划》指导开展信用建设,2012年我县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截至2015年10月末,全县实现了对万农户、13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50户家庭农场信用采集、评价,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数据库,解决了农村经济金融衔接互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已评选出4个信用乡镇、45个信用村、35716户信用户。我办加大对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的日常监管和业务检查,每年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我县金融生态创建成效明显,2014年11月,XX县被安徽省金融工作领导小组通报表彰为2012-2013年度金融生态建设优秀县域,其中XX县名列全省各县之首。

四是金融产品不断创新。信用创建强化了农村经济主体信用意识,为各银行发放贷款吃了一颗“定心丸”,金融机构纷纷加快了金融产品创新:农发行创新推出“五位一体”信贷产品,突破了贷款不能直接到户的困境;建行、徽行开发了“助保金”、“金徽通”等贷款产品;村镇银行推出了“种植宝”、“金生通”、“科联贷”等信贷产品。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专门出台针对XX县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贷款意见。面向下岗再就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巾帼、大学生创业等群体,创新抵押方式,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2015年,我们又推出了“三权一诚”贷款产品,重点开展了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试点。

五是信贷投放大幅增长。“十二五”期间,良好的县域信用环境和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动,带动了信贷投放的快速增长,夯实了经济发展的基础。截止2015年10月末,全县存款余额亿元,是2010年的倍;全县贷款余额亿元,是2010年倍,存贷款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存量存贷比53%,比2010年高出各百分点。人均存、贷款由5年前的10586元、4962元增加到现在的28470元、15164元。

…… 此处隐藏41990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