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晚,吉林省舒兰市发布消息,此前赴舒兰市开原镇、金马镇抗洪抢险过程中遇险失联的舒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骆旭东和舒兰市人民武装部政委周昆训、吉林市水利水电规划院高级工程师倪峰,于8月6日分别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因公牺牲。
另外1名失联人员——舒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综合二科科长、四级主任科员张郅昭仍在全力搜救中。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受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残余水汽北上和副高后部切变共同影响,吉林省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受灾最严重的是舒兰市。8月3日至5日,舒兰市平均降雨量达到了300毫米,部分地区超过400毫米,导致拉林河、松花江等河流水位暴涨,多处堤防决口溃坝,多个村镇被淹没。
面对灾情,舒兰市党政军警干部群众迅速行动起来,全力投入到抗洪抢险救灾中。骆旭东、周昆训、倪峰和张郅昭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一线,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不懈努力。
骆旭东是舒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分管城建、交通、水利等工作。他是一个有着30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干部,曾任吉林省交通厅副厅长、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长等职务。他在交通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能,被誉为“交通专家”。
8月3日晚上9点多,骆旭东接到报告称金马镇出现严重内涝情况,他立即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赶赴现场指挥救援。他一边组织排涝泵车等设备投入使用,一边安排人员转移受困群众。当晚11点多,他又接到报告称开原镇出现堤防决口情况,他又立即赶往开原镇指挥堵口。
在开原镇堵口过程中,骆旭东发现有些村民因为不愿离开家里的财物而不肯撤离。他担心村民的安全,于是给平安镇党委书记发了一段语音,要求他坚决做好群众的转移工作。这是目前找到的骆旭东生前最后一段语音,也是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
“必须全部转移,不要抱侥幸心理,坚决不!”
8月4日凌晨,骆旭东乘坐的车辆在开原镇与金马镇交界处被洪水冲走,与他同车的还有周昆训、倪峰和张郅昭。他们失去了联系,成为舒兰市抗洪抢险中最先失联的4名公职人员。
周昆训是舒兰市人民武装部政委,也是一名退役军人。他曾参加过抗击非典、抗击雪灾、抗震救灾等多次重大任务,有着丰富的救援经验和过硬的素质。他在舒兰市人民武装部工作了10多年,深受群众和战友的爱戴和尊敬。
8月3日晚上10点多,周昆训接到报告称金马镇出现严重内涝情况,他立即带领武装部干部赶赴现场参与救援。他一边指挥民兵应急分队排涝转移,一边协调各方力量支援。当晚11点多,他接到骆旭东的电话,要求他跟随前往开原镇堵口。
倪峰是吉林市水利水电规划院高级工程师,也是舒兰市水利局的技术顾问。他在水利领域有着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曾参与过多个重大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他在舒兰市水利局工作了20多年,深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和赞誉。
8月3日晚上10点多,倪峰接到报告称金马镇出现严重内涝情况,他立即带领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他一边分析排涝方案,一边协调设备物资。当晚11点多,他接到骆旭东的电话,要求他跟随前往开原镇堵口。
张郅昭是舒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综合二科科长、四级主任科员。他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干部,工作勤奋认真,业务能力强。他在舒兰市政府办公室工作了5年多,主要负责水利、交通等方面的工作。
8月3日晚上10点多,张郅昭接到报告称金马镇出现严重内涝情况,他立即带领办公室干部赶赴现场协助救援。他一边做好现场记录和汇报工作,一边协调各方力量支援。当晚11点多,他接到骆旭东的电话,要求他跟随前往开原镇堵口。
这4名公职人员乘坐的车辆在开原镇与金马镇交界处被洪水冲走后,在8月6日被找到。经过确认,经过确认,骆旭东、周昆训和倪峰已经因公牺牲,张郅昭仍在全力搜救中。舒兰市委市政府对他们的牺牲表示深切哀悼,对他们的家属表示诚挚慰问,并表示将尽最大努力寻找张郅昭的下落,同时做好后续善后工作。
这4名公职人员在抗洪抢险中牺牲,是舒兰市乃至吉林省的一次重大损失。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忠诚、奉献、担当的精神,用行动展示了公仆、英雄、人民子弟兵的风范。他们是舒兰市抗洪抢险的先锋模范,是吉林省人民的骄傲和楷模。
在这场特大洪灾中,除了舒兰市,还有其他地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受灾情况。吉林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单位都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措施,全力以赴开展救援工作。截至8月6日,吉林省共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8.5万人,紧急调拨救灾资金和物资1.5亿元,投入救援人员3.2万人次,救援车辆1.2万辆次。
在这场与洪水的战斗中,我们看到了无数的感人画面和暖心故事。我们看到了解放军官兵、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员、医务人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奋勇救援,不畏艰险、不惜牺牲。我们看到了受灾群众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坚定信心、顽强抗争。我们看到了全国各地的兄弟省市和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提供资金、物资、技术等支持。
我们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吉林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洪水,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重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