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菜市场总是热闹非凡,我在这里遇见了隔壁楼的李奶奶。
九十岁高龄的她,腰背挺直,步伐稳健,手里拎着一把翠绿的青菜,笑眯眯地和我打招呼。
我忍不住赞叹她精神矍铄,她摆摆手说:"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粗茶淡饭,早睡早起,心里不装闲事罢了。"
这让我想起《黄帝内经》中的箴言:"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养生的真谛从来不在昂贵的保健品或高端的仪器里,而是藏在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中。
01食饮有节办公室里的小王最近总是愁眉苦脸,原来是胃病又犯了。
细问之下才知道,他的饮食极其不规律:
早餐经常不吃,午餐靠外卖解决,晚上加班时又用炸鸡配啤酒来犒劳自己。
我忍不住劝他:"你这不是在吃饭,是在给肠胃上刑啊。"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饮食之道,贵在"适时"与"适量"。
队友的外婆今年九十八岁,一辈子没吃过什么补品,她的饮食简单得令人惊讶:
春天吃荠菜饺子,夏天啃嫩黄瓜,
秋天煨南瓜粥,冬天炖萝卜汤。
《黄帝内经》中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顺应四时进食,身体自然知道该吸收什么营养。
反观现在很多人,冬天贪吃冰镇西瓜,夏天嗜好麻辣火锅,
这样违背自然规律的饮食习惯,肠胃怎能不抗议?
小时候母亲常说:"饭吃七分饱,到老肠胃好。"
如今才明白,少即是多——
少一分油腻,多一分清淡;
少一顿外卖,多一餐家常。
02起居有常好友阿琳曾经是个"熬夜达人",凌晨三点在朋友圈晒追剧截图是她的日常。
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晕倒在办公室,医生的诊断让她大吃一惊:"长期睡眠不足,导致气血两虚。"
《黄帝内经》早有明示:"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本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生物钟。
可现代人偏偏要逆天而行——
深夜刷手机精神抖擞,白天靠咖啡强行"续命"。
我的祖父活到九十八岁高龄,他的作息几十年如一日:
晚上八点准时关闭电视,九点整上床休息,清晨五点起床散步。
他常说:"睡眠是给身体充电,你糊弄它,它就会糊弄你。"
真正的美容觉,不是凌晨两点睡到中午,而是晚上十点前进入梦乡,让肝胆得以顺利排毒。
坚持一个月,明显就能发现黑眼圈变淡了,脱发减少了,连脾气都变得温和了。
03
动静相宜
邻居张大爷退休后迷上了"微信运动",每天雷打不动两万步,风雨无阻。
结果半年后膝盖积水,现在上下楼都得扶着栏杆。
而李阿姨每天清晨在榕树下打太极,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
七十多岁的人,腰板笔直,面色红润得像熟透的苹果。
《养性延命录》说:"常欲小劳,但莫大疲。"
运动就像琴弦,太松弹不出声音,太紧容易断裂,
唯有松紧得宜,才能奏出美妙乐章。
我常跟办公室的同事们分享几个"见缝插针"的运动法:
接电话时起身踱步,既能活动筋骨,又能让思维更清晰;
午休时做五分钟"八段锦"的"两手托天理三焦",顿时神清气爽;
下班等车时练习"金鸡独立",既能锻炼平衡感,又能强健肾气。
养生不是体育竞赛,不必追求速度和强度。
04
养心为要
去年体检报告上的"甲状腺结节"四个字,让表姐整整一个月寝食难安。
去看了老中医,心结才解开了,
中医说"你这结节啊,就像树上结的小疙瘩,多半是心里憋着话没说出来,气顺了就好了。"
他开的"药方"很有意思:
1. 每天清晨对着朝阳做三次深呼吸;
2. 每周找片空地大声唱首歌;
3. 遇到烦心事就写下来,然后撕碎扔进垃圾桶。
《寿亲养老新书》讲得好:"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现代人总在意外在的保养,却忽略了内心的养护。
楼下开小超市的王婶就是个明白人。
丈夫早逝,她独自拉扯大两个孩子,每天起早贪黑,却总是笑呵呵的。
问她秘诀,她说:"天大的事,睡一觉就好;再难的坎,吃饱饭再想。"
如今儿女都成才了,她还是那个乐天派的王婶。
05
道法自然
同事给我讲,她去年去婺源旅行,遇见一位102岁的老篾匠。
老人耳聪目明,还能用粗糙的双手编出精美的竹器。
问起长寿秘诀,他指着门前的菜地说:
"吃自己种的菜,睡足觉,干活出汗就休息,心里不存隔夜气。"
这不正是《黄帝内经》所说的"形劳而不倦"吗?
现代人却活反了:
把熬夜加班当作"奋斗",把胡吃海喝当成"享受",把焦虑抑郁视为"常态"。
然后花大把钞票买保健品、做医美、看心理医生,试图修补自己弄坏的身体。
其实养生就像养花:
该浇水时浇水(及时补充营养),
该晒太阳时晒太阳(顺应自然作息),
该修剪时修剪(定期释放压力),
剩下的,交给时间就好。
写在最后
养生之道,贵在持之以恒,
如同园丁培育花木,需要日日浇灌,而非一时兴起。
现代人总在追逐速效的养生妙方,却忽略了最根本的生活节律。
千万不要等到病痛敲门时才想起健康的可贵,就像不要等到树木枯萎才后悔没有及时浇水。
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往往就藏在最简单的日常里——
一口清茶,一夜好眠,一刻静心。
记住:健康是生命的根基,其他都是锦上添花。
根基不牢,再美的花朵也会凋零。
注:内容仅供参考,所涉及的食疗方子仅做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指引哦。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存在个人差异,身体不适还是要及时线下就医。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