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 > 正文

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7大方法解析)

四年前,总理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然后一大批人开始称自己为“创业者”;

四年后,潮水退去,却只有寥寥数人,称自己为“成功者”。

角色转变很难,至少时间不是答案。

- 01 -

为什么创业的成功率这么低?

1、注重形式,不看本质

中关村创业大街,对于创业者来说,这里是“创业的天堂”。来这里,一定要点一杯总理同款咖啡,一定要呼吸下雾霾中弥散的创业荷尔蒙,一定要拍照发朋友圈,并配文:“创业维艰,加油,自己!”

但创业的核心,从来都不是咖啡。

无论是惠普还是苹果,他们的起步都是在硅谷,都是在硅谷的一个小车库,而这样的环境才恰恰是创业者需要的环境。

在这里,不需要像在家里一样小心翼翼,因为是一个修东西的地方,很多工具也就在身边,可以“即拿即干”,所以这样低成本、允许试错的环境、伸手可即的工具、动手干的文化,这些要素对于创业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2、听大咖分享,并不一定有用

很多创业者喜欢出入于各种论坛,听各种大咖分享。各个孵化器也把重心放在了邀请大咖上, 但我们深度去思考下,大咖所给予我们的,真的是我们当前最需要的吗?

一个知名的企业家,他的成功可能发生在十年前。之前的经验拿在今天来用,效果到底好不好,谁也不确定。

我们不能拿过去的经验来做今天的判断,大部分导师能起到的是激励作用,但作用有限。

3、没有创业“圣经”,找到适合你的道路

比如有的书籍强调:先调研,再形成洞察,理解用户的痛点和需求,然后进行概念发散,把概念视觉化呈现出来,接着做出原型去测试,测试之后再迭代完善。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洞察出问题后,往往会得出迥异于现有产品的解决方案,有时甚至要求企业从产品转向服务,而企业既有的团队能力不支持这种转型,所以解决方案也就难以执行。

比如有的书籍强调:不断地验证、验证、再验证,通过最小可行产品不断测试用户反馈并快速迭代;先从小部分用户开始,然后不断扩大用户数量。

方法自然都有可取之处,但实操起来总会有各种问题。就像小时候杂志上刊载的“少林绝命腿”,图文步骤俱全,但小伙伴们从来练不会,更谈不上“绝命”了。

创业没有“圣经”,只有自己一点点迭代升级,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 02 -

如何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第一是找好大方向。寻找方向,一个叫向内寻找,一个是向外寻找。所谓向内寻找,是指企业战略上的坚定性。比如:你要做儿童运动,这是你的方向,就要坚定不移,不能投机。今天做儿童运动,明天做女性用品,这就不对。

当然这个方向一定是你和团队都觉得乐此不疲的事情。对外寻找,是趋势,市场趋势、用户趋势、技术趋势三个方面都要看。方向特别要紧,因为方向如果选错了,人再努力,成就也会很有限。方向的问题始终是大家要思考的,整个社会在变,有时候要微调,但大方向不能动。

第二是精准产品定义。这里的方法论是:两条路径,三个步骤。核心是:少就是多,做产品要做精、少做、做到位;两条路径,分别是小众产品大众化和大众产品高质化;三个步骤,定用户需求、定功能、定价格。

第三是设计。要多看别人的设计,也就是多看好东西,见过好东西就会有比较。人都是很灵活的,尽管没有学过工业设计,但是见的好东西多了,自然眼光就上去了,这是一种日积月累的沉淀。

第四是研发。自己的领域,要能够把技术发展脉络弄清楚。要看一下技术怎么进化的,行业里技术的制高点和趋势,你得把握住。研发要有前瞻性,找到所谓的技术制高点,否则做出来的产品很容易陷入平庸、拉不开和竞品的距离。

第五是制造。找到志同道合的,也想做好产品的企业,很容易一拍即合。

第六是营销。营销环节要寻找有更好体验,和有更高效率的渠道。最好早期就想清楚主要的渠道,甚至可以让产品定义和渠道相关人员沟通交流一下。

最后是要迭代。产品上市后要收集用户反馈,提出下一代产品的设想,进入下

- 03 -

要创业,先避坑

每一位创业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创业成功学,更要了解创业路上会有哪些坑,以及最重要的“如何避坑”。

谷仓学院CEO洪华博士在成功孵化60余家创业企业后,总结出80%的创业者会遇到的80%的问题,如企业缺少资本路径规划、企业赚钱不值钱,战略方向性错误、努力成果全部为零等,针对每一个具体的问题,他总结出了创业者面对的20个坑,以及我们的“避坑”方法论。

方向寻找、产品定义、研发与设计、生产跟踪、辅助营销、反馈迭代……每一个类别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都深入剖析背后的原因及解决之道,争取让每一位创业者都少走弯路,达到高效率创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