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法务时刻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消防防疫工作计划表(精选4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法务时刻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消防防疫工作计划表(精选4篇)》。
消防防疫工作计划表 第1篇
1-6月共出警450起,其中火灾扑救398起,抢险救援31起,社会救助21起。获赠锦旗4面,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誉。
一是深化实战练兵比武。采取挂图作战,加快推进作战指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月考核、周测试制度,加强政府专职队员系统培训和专业业务理论学习。组织开展队列训练,积极参加会操比赛,站长梅嵩淼同志被评为队列会操优秀指挥员。组织开展通信信通拉动,确保一旦接到命令能够迅速集结。定期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和战例复盘研讨会,特别是“”“”会议后,组织召开指战员大会吸取火灾经验教训,抓好作战训练安全。
二是建强救援尖刀力量。开展新队员业务技能和装备器材训练,特别是对入职不满一年和业务不精的队员开展夜训;强化各项技能训练,重点抓好纵深灭火救人操、百米障碍救助操、绳索攀爬等六项训练,提高队伍整体战斗力。
三是加强战训基础建设。根据辖区特点,对石油化工、物流仓储、商场和高层建筑进行预案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积极准备预案试讲课件,迎接支队评比。培养通信员2名,补齐指挥中心力量。按照执勤车辆“一车两人、一主一副”的配比要求,对驾驶员进行评估,采取专项培训,增驾7名人员,分别为3名消防员和4名政府专职队员。开展市政消火栓清查,更换岗亭六件套,更换储物盒标签。积极参与“战训大课堂”视频授课活动。
四是提高联勤联战能力。与公安、交警、医院、城管四部门沟通协调联动事宜,加强微型消防站联动,利用“六熟悉”、微信群不定时对微型消防站进行检查指导。组织开展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比武、理论知识和拉动培训3次。
我县地处两省三市交界处,地理位置特殊,人口流动性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加, 这其中也夹杂着不少儿童,成为免疫规划的流动儿童。这些儿童无固定住所、难以管理,由于他们不能及时的接种疫苗而影响免疫规划工作的正常开展,如何做好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 ,已成为当前免疫预防一项重要的、迫在眉睫的工作任务。现就我县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现状与对策探讨如下。
1 流动儿童的定义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中对流动儿童的定义,是指户籍在外县、在暂居地居住满3个月的≤7周岁儿童。迮文远编著的《免疫规划学》对免疫规划流动儿童定义,是指“户口不在居住地,或户口在本地而人在外地居住时间在3个月以上儿童[1]”。
2 我县流动儿童现状
长期以来,流动儿童一直是我县免疫规划的薄弱点我县自1978年开展计划免疫以来,对控制相应传染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白喉、脊髓灰质炎等疫苗相关疾病已先后基本消灭或控制,麻疹、百日咳、流脑等传染病年发病率下降到1/10万以下。但由于受文化水平、生活条件等有关因素的影响,部分家长对此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流动儿童的家长多数忙于打工、经商、挣钱,对于孩子防病意识淡薄,从而导致了部分流动儿童漏建卡、漏接种现象发生。2010年1月份调查我县城区及部分乡镇的2003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169名流动儿童,建卡108人,建卡率,建证121人,建证率,单苗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脊灰疫苗(第3剂)、乙肝疫苗、百白破(第3剂)、麻疹疫苗。调查显示我县流动儿童建卡建证率较低,除乙肝疫苗外,其他四苗接种率均未达到。
儿童家长对疾病预防不够重视 因流动儿童家长的职业比较繁杂,大多无固定住所,或居住条件差,无法看到电视和收听广播的宣传,所以常规的宣传方式存在不到位的现象。
超生儿童家长存在恐惧心理 有些家长在计划外怀孕后离家出走,他们不仅居住分散,且经常更换居住地点,东躲,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孩子出生后不愿被外人知道,不敢带孩子到门诊登记办理接种证和注射疫苗,致使流动儿童数难以摸清,服务难到位,宣传工作难以见效。
基层防保人员力量薄弱,一人身兼多项防保工作,对大批涌进的流动儿童,无过多时间调查摸底和宣传工作,影响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质量 ,由于基层卫生组织经费严重不足,报酬问题得不到落实,很难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些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使一部分流动儿童未能及时建卡和免疫接种。
3 对策
…… 此处隐藏12738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